明中期青花蓋罐工藝特征




罐,大口,鼓腹,用以儲物、儲水,既然是儲存的用途,原應有蓋,故名蓋罐。但因使用頻率高,蓋易損毀,今天存世的明代蓋罐多有罐身,而缺器蓋。這里介紹幾件保存完好的青花蓋罐,是20世紀70年代安徽省安慶市市郊出土的,時代皆為明代中期,紋飾有夔龍紋、花卉紋、人物紋,具有時代特色。
明成化青花夔龍紋蓋罐(圖1),通高19.5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8.5厘米。蓋頂為寶珠頂鈕,蓋面飾聯(lián)珠紋、弦紋等裝飾。蓋罐靠近頸的肩部飾一圈連弧紋,這是成化瓷器上最常見的紋飾,連弧紋下方接一周如意云頭紋,脛部的輔紋則是螺絲靨形蓮瓣紋。中間主紋飾繪兩條夔龍,夔龍嘴里常含一根香草,故又稱“香草龍”,據(jù)《龍經(jīng)》記載:“夔龍為群龍之主,飲食有節(jié),不游濁土,不飲溫泉,所謂飲于清,游于清者。”這件青花罐上的夔龍足爪粗壯,兩翼伸展,上顎高昂,張嘴吐舌,口含香草,尾作卷草狀,形象威猛,是明代瓷器中的常見裝飾紋樣。
明正德青花花鳥紋蓋罐(圖2),通高13.5厘米,口徑5.3厘米,底徑5.8厘米。器蓋呈覆盆狀,蓋面有如意云頭紋及蕉葉紋裝飾,瓷罐肩部飾一周覆蓮瓣紋,蓮瓣內(nèi)繪各類花卉,瓷罐腹部飾折枝花及鳥紋,筆法清新淡雅。
明正德青花山水人物紋蓋罐(圖3),通高12.4厘米,口徑5.5厘米,底徑6.6厘米。器型小巧,青花發(fā)色淡雅,瓷罐肩部飾一周覆蓮瓣紋,主紋飾以山水、花卉為背景,又繪一執(zhí)杖而行的儒者,其穿著為典型的明代服飾。
明嘉靖青花壬字云紋蓋罐(圖4),通高13.5厘米,口徑4.8厘米,底徑5.8厘米。此罐肩部飾如意云頭紋,腹部主紋飾繪壬字云紋,底部青花雙圈,內(nèi)書“富貴佳器”四字款。“富貴佳器”款瓷器最早即見于明代嘉靖朝,類似的款識還有“玉堂佳器”、“上品佳器”、“長春佳器”、“玉堂美器”等,這類佳器款,流行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有的延續(xù)到清初的順治—康熙年間,雍正以后的瓷器幾乎未見此類佳器款的。因此,依據(jù)“佳器款”可以判斷它們?yōu)槊鞔型砥诘漠a(chǎn)品。
綜觀4件青花蓋罐,制作雖不及官窯瓷器的精細,但器型較為規(guī)整,繪畫工整熟練,當屬明代民窯瓷器中的上品,它們器型都很小巧,青花發(fā)色以淡雅為主,具有顯著的明代中期青花瓷風格。
明代自宣德以后,經(jīng)歷了正統(tǒng)、景泰、天順三朝近三十年的時間,瓷器史上稱之為“空白期”,所生產(chǎn)的官窯、民窯瓷器都非常少。至成化年間,景德鎮(zhèn)瓷器的燒造風格與永宣時期有著明顯的變化,這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體細潤晶瑩,色調(diào)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語)從成化朝開始,經(jīng)弘治,至正德,青花多用“平等青”原料,呈色灰藍,輕淡柔和,色澤穩(wěn)定,本文所介紹的前三件青花蓋罐,應屬于這一類。而從正德朝后期開始,至嘉靖、隆慶、萬歷時期青花色料改用回青料,色調(diào)藍中泛紫,本文介紹的后一件則屬于這一時期。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安徽合肥 劉東)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圖案”特展吸引觀眾觀展2025-05-07 09:05:34
- 豫盧文物“雙向奔赴”——專訪盧森堡國家考古、歷史與藝術(shù)博物館2024-03-25 06:03:31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個館藏展將呈獻近百件文物2024-03-14 06:03:32
-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2024-02-27 06:02:18
- “龍”文物熱展,國潮文創(chuàng)人氣旺2024-02-21 06:02:38
- 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在即 3/4以上珍貴文物屬首次展出2024-02-19 06:02:15
- 三星堆光影展亮相蘇州2024-01-08 07:01:39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luò)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guān)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