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西游記劇組春晚曝光 網友贊“秒殺一切春晚”
以上均為視頻截圖
“由唐僧師徒四人主持的春節(jié)晚會馬上就要開始了……現在自天而降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各路神仙……遙想當年、花果山頭……下面是高老莊代表隊”……熱鬧喜慶又感動懷舊,有誰還記得這樣一臺春晚?話說80后的孩子能記得的也不多了吧?因為這是1987年春節(jié)期間,當時的《西游記》劇組為全國觀眾奉獻的一臺名為“齊天樂”的春晚。日前,央視4套《中國文藝》欄目分三集播出了高清版“齊天樂”春晚的部分內容,沒想到視頻傳到網上后立即引發(fā)網友熱議和瘋狂轉發(fā)留言,并紛紛“求下載”“求收藏”。這臺晚會沒有太多大腕和高科技的聲光電,但創(chuàng)意、誠意、最主要的是情懷感動了大家,網友紛紛表示此臺神晚會穿越26年“秒殺一切春晚”。 揚子晚報記者 張艷
創(chuàng)意贊!穿越劇神馬的都弱爆了
那臺晚會僅在1987年的大年初一晚上播出過一次,現在的很多年輕觀眾無緣看到。日前,央視4套《中國文藝》欄目分三集播出了高清版“齊天樂”春晚的部分內容。讓很多網友嘖嘖稱奇的是,26年前的晚會當然在舞美、燈光、多媒體等硬件方面跟現在沒得比,但創(chuàng)意上卻是出乎意料的贊。當年從1982年8月試拍第1集到1988年正式與觀眾見面,《西游記》的拍攝制作過程長達6年。由于拍攝速度趕不上觀眾的期望,《西游記》劇組在1987年春節(jié)期間打造了這臺“齊天樂”春晚,唐僧師徒和劇中出現的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八戒笨拙搞笑地點燃爆竹、師徒三人在爆開的爆竹中看到孫悟空騰空而起,伴隨著奇幻色彩,唐僧師徒“穿越”到熒屏上,在“花果山樂隊”的伴奏下,孫正平獨具特色的旁白響起:“各位觀眾,各位觀眾,由唐僧師徒四人主持的《西游記》春節(jié)晚會馬上就要開始了,F在自天而降的有來自天宮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托塔天王、福、祿、壽三星等各路神仙……還有唐僧師徒在西天路上遇到的各路妖怪魔頭,正紛紛出動,穿越而來……據唐僧辦公室的人講,他們沒有給閻王爺發(fā)出請?zhí),因為在這喜慶的日子里,他的到來似乎是不太合適了。”嘖嘖嘖!看看這創(chuàng)意和新意,比現在的所謂穿越劇和那種四個穿著華麗晚禮服的主持人站在舞臺中間朗誦“春回大地”的晚會模式高明數倍了吧!
誠意贊!春晚秋晚神馬的都弱爆了
雖然已經過去了26年,但如今重溫這臺別具一格的晚會,仍能處處看到驚喜。在節(jié)目方式上,晚會包括相聲、小品、獨唱、武打等,全由《西游記》劇組演員表演。劇中的孫悟空到底是真功夫還是特效?卸妝后的六小齡童惟妙惟肖演繹《猴嬉》給你準確答案;唐僧是否就會板著臉說:“悟空,不得無禮?”遲重瑞穿著袈裟高唱“最怕這女菩薩,苦苦糾纏驅不散,怪不得英雄難過美人關”使得唐僧多了點人間煙火氣;八戒是不是只有貪吃好色的本事?馬德華手舞足蹈演唱《八戒之歌》,“別看俺吃得多干活痛快,雖說俺長得丑胸有奇才,又老實又善良心眼不壞,似這樣好女婿你可哪里招來”,唱得高老莊老兩口難以招架;沙僧就會挑行李和找大師兄?現已故的老演員閆懷禮在晚會上表演起了單口相聲,惟妙惟肖一舉擺脫了“面癱哥”的形象……此外,王母娘娘飆高音、連金池長老和黃眉妖王也搭檔說起了相聲、趙麗蓉和“白骨精”、“黑熊怪”等表演了小品《柜中緣》……師徒四人以及各路神仙、妖怪各展身手,搞笑又歡樂,盡管現場硬件一般,但人氣十足、誠意十足,你看人家集體改編的拜年歌——“正月里來是新春,趕上那豬猴出了門。豬啊猴啊送到哪里去,去給那電視觀眾賀呀新春”……
情懷贊!大型cosplay聚會好有愛
“霸氣啊,史上最牛COS盛會!”“當年央視好有才啊,現在春晚都弱爆了”、“大型的cosplay歡聚會呀,好有愛”、“太有才了!這么經典的東西居然被埋沒了二十余年!”“又聽到了那熟悉的《豬八戒背媳婦》音樂啦!”“聽到朱琳說‘不知道御弟哥哥現在走到何處了’頓時驚艷了,美女啊真愛啊就應該這個樣子的!”“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青蔥般的妖怪和神仙啊,真懷念很好看”、“閃閃發(fā)光的小時候”、“御弟哥哥唱得不錯,八戒這小舞跳的”……網友鋪天蓋地的懷舊和盛贊讓“齊天樂”春晚更加戴穩(wěn)了“經典”的光環(huán)。在看過這臺26年前的春晚后,著名作家、知名大V馬伯庸由衷感慨:“狂贊猛頂!我已經下完了,一邊看一邊流淚,這都是童年吶。這種規(guī)模和級別的同人大作,可實在是太寶貴了!”1980年出生的馬伯庸在當年看這臺晚會時才背著書包邁進小學的門,多年以后見慣各種科技猛虎的他居然給這臺晚會如此高的評價,這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網友的觀點:現在的各種晚會和“齊天樂”春晚之間的距離,就像現在的電視劇和82版《西游記》之間的距離,技術和金錢有余,情懷和誠意不足。比如音樂,網友感慨:“《五百年桑田滄!吠耆苡玫郊t樓夢啊,情懷不改,信念不衰,詞兒寫得太好了”;比如造型,有網友表示:“感嘆下美女如云且自然多樣,這樣的面孔和服裝才是咱傳統的審美嘛”;比如態(tài)度,網友感慨:“看著看著突然就哭了,哭著哭著突然又笑了,那個年代人心純樸,設備技術簡單落后,憑著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若干年拍成”……還有網友甚至感受到了26年前后自己的變化。
- 山西公布平遙唐墓發(fā)掘資料 墓主為太原郡人士2025-05-07 09:05:44
- 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揭曉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等入選2025-04-25 07:04:43
- 阿曼保護巴特考古遺址2025-03-06 09:03:55
- 浙江紹興發(fā)現越國“排屋”遺存:木構建筑 保存完整2025-03-06 09:03:29
-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長三角文化圈”——江蘇常州寺墩遺址考古傳遞2024-05-08 06:05:03
- 文化中國行 |黔西觀音洞: 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代表2024-04-29 06:04:13
- 文化中國行|安龍觀音洞遺址:出土了貴州年代最早的陶片2024-04-29 06:04:27
- 貴州從江:都柳江畔云海如畫05-10
- 貴州從江:刺繡微車間帶動居民家門口就業(yè)05-10
- 穆嶸坤到德江沿河印江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05-09
- 2025第六屆茶業(yè)大會在銅開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