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文風大家談】為文妙在得體
【改進文風大家談】
作者:趙海菱(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所謂“文風”,即“文章風格”,其形成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文體,二是作者的氣質(zhì)稟賦。在古人那里,不同的文體對風格有不同的要求,曹丕認為:“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陸機也曾區(qū)分不同文體的特點:“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不同的文體適應不同的場合,“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另外,創(chuàng)作者各有其獨特的才情氣質(zhì),“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即便是父子兄弟,文風差別也非常明顯,勉強不得。
時移世易,如今之“文”,就“文學”而言,大體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幾種。廣義的散文包括敘事文、議論文、應用文、說明文、通訊、報告文學、隨筆等。相比于劉勰《文心雕龍》將“文”分為33大類、蕭統(tǒng)《文選》將“文”分為38大類,現(xiàn)在的文體分類是大大減少了。但即便如此,談及文風,仍很難有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你說明白曉暢為好,他說朦朧含蓄為佳;你說開門見山為好,他說曲徑通幽為妙;你說緣情綺靡為好,他說明心見性為高……筆者認為,談文風有必要將“實用”之文與“審美”之文分開來談。
實用類文章,如社論時評、說明文、行政公文乃至學術論文等,要以明晰準確、嚴謹高效為要務,盡量不用晦澀難懂的隱喻、暗示類修辭,更不能無中生有、含糊其詞、虛實莫辨,以免影響人們的正確理解。審美類文章,諸如詩歌、小說、狹義的散文等,旨在通過表現(xiàn)人、事、物、情、理,從而滋養(yǎng)人類的內(nèi)心、豐富人類的見聞、提高人類的認知、增強人類對美的感知力與創(chuàng)造性。它要求作者滿懷真誠與善意,有敏銳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有開闊的視野與博大的同理心,文字表達重在精彩與傳神,對文風的要求則大可以放寬,只要與其所表達的內(nèi)涵適配便好。如魯迅的《野草》冷峻奇崛,汪曾祺的《人間草木》清新淡雅,風格懸殊,但都值得再三品味。
總之,好的文風可用兩個字來形容:得體。內(nèi)容與形式妙合無垠,不做作、不牽強,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12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 遵義紅色詩歌朗誦會暨《多彩貴州詩歌代表作精選》首發(fā)式成功舉行2025-05-17 12:05:15
- 【改進文風大家談】為文妙在得體2025-05-14 04:05:09
- 報告顯示中國網(wǎng)絡文學IP市場規(guī)模躍升至2985.6億元2025-05-14 04:05:19
- 科幻大IP《三體》又上新,開啟全球化之旅新篇章2024-03-14 06:03:57
- “千古風流 不老東坡——蘇軾主題文物展”開展2024-02-01 06:02:55
- 蘇軾主題文物展31日開幕2024-01-31 06:01:35
- “東坡講壇”首講將于2月1日開講2024-01-29 06:01:12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