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的中國緣
![]() |
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10月29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
10月29日,2016國家大劇院“醇·萃古典”演出季中備受期待的演出之一、俄羅斯指揮家捷杰耶夫與圣彼得堡馬林斯基交響樂團音樂會在大劇院音樂廳拉開帷幕。這場音樂會有著不同尋常之處:與大多數(shù)音樂會在晚上7點左右開演不同,音樂會在下午2點舉行。
這在一般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演出安排,對于捷杰耶夫來說卻是常態(tài)。不僅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合作時排練與演出日程緊密,自2007年擔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以來,他在倫敦的演出與排練日程也一如既往密集而緊張。2008年秋,作為開啟倫敦交響樂團2008年—2009年新音樂季的演出,捷杰耶夫指揮演出了“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節(jié)”,當時交響樂團剛剛結束意大利巡演回到倫敦,在排練過程中,首席單簧管安德魯·馬里納累得說:“我都快站不起來了!”而在“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節(jié)”首場音樂會翌日,樂團還要在下午和晚上進行兩場演出。湯姆·瑟維斯在講述6位當代指揮大師的著作《作為煉金術的音樂》中寫道,在最后的排練中,捷杰耶夫也感到瀕臨崩潰。
然而,在演出時,捷杰耶夫和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們總能展現(xiàn)出一流藝術水準。從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斯特拉文斯基,到普羅科菲耶夫,年復一年,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獻上的俄羅斯作品專場音樂會已成為音樂饗宴。在連續(xù)數(shù)場音樂會上集中演奏一位俄羅斯著名作曲家的音樂作品,為聽眾提供寶貴機會領略其創(chuàng)作風貌,這樣的曲目安排來自捷杰耶夫的創(chuàng)意。在對俄羅斯經(jīng)典音樂作品的演繹中,捷杰耶夫指揮下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富有感染力,成為具有權威性的“俄羅斯之聲”。
2013年12月,“斯特拉文斯基藝術節(jié)”的三場音樂會上,捷杰耶夫指揮馬林斯基交響樂團闡釋出《火鳥》的野性與詩意,《彼得魯什卡》的歡暢與悲戚,《春之祭》的原始與震撼。斯特拉文斯基筆下的旋律常常散發(fā)出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蘊藏著超越感官愉悅、震撼心靈的力量。捷杰耶夫以獨特的理解與闡釋超越了演奏本身,令聆聽音樂成為難忘的精神洗禮。2014年12月,“普羅科菲耶夫藝術節(jié)”的三場音樂會密集演出了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7部交響曲和5部鋼琴協(xié)奏曲,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重塑的普羅科菲耶夫音樂世界,才智煥發(fā)、靈感洋溢、恣意揮灑,在清新中洋溢著動人的俄羅斯風格。
作為指揮家,捷杰耶夫的不拘一格也體現(xiàn)在曲目的選定上。在29日的音樂會上,他和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不再將整場音樂會指向一位俄羅斯作曲家,而是拓展了疆域:在上半場臨時宣布增加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作為開場曲,并將下半場的壓軸曲選定為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在音樂愛好者心目中,捷杰耶夫擅長指揮的是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對于馬勒的鴻篇巨制,他的指揮效果是否能與馬勒指揮名家相比?事實上,在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間,捷杰耶夫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馬勒交響曲全集的現(xiàn)場音樂會錄音,自面世以來便得到高度贊譽。這場馬勒第五交響曲演出,更充分證明了他對馬勒音樂的出色領悟和壯麗闡釋。捷杰耶夫指揮下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賦予每個樂章、每個樂段以“言說”的能力與親和力,其中第四樂章“小柔板”更因被意大利導演維斯康蒂選作電影《死于威尼斯》的配樂而為人熟知。對于這段“小柔板”的處理,捷杰耶夫在起伏的旋律中注入熱切而真摯的情感,并未刻意表現(xiàn)音樂學家所爭執(zhí)的這段音樂究竟是愛的表白抑或死亡的寫照,體現(xiàn)出他對音樂獨特的理解力。
在世界級指揮家中,捷杰耶夫來中國最頻繁,對中國樂迷的態(tài)度也最友好。筆者曾兩次聆聽他指揮中國音樂作品,印象格外深刻。2012年3月2日晚,他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時,作為返場加演曲指揮了《北京喜訊到邊寨》,樂曲格外雄渾、動人,帶給觀眾不小的驚喜。2015年9月2日晚,在舉世矚目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前夜,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共同組成“中俄青年聯(lián)合交響樂團”,由捷杰耶夫指揮演奏了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當《黃河》第四樂章《保衛(wèi)黃河》的高潮到來、《東方紅》的旋律在捷杰耶夫指揮下噴薄而出時,即使曾無數(shù)次聆聽,也不禁心潮澎湃。在《保衛(wèi)黃河》的賦格段落,圓號進入時的宏大感,更加彰顯了交響音樂的表現(xiàn)力——博大、雄渾。捷杰耶夫賦予中國聽眾熟悉的音樂以一種獨特的壯麗感,更令這場紀念演出具有紀念碑式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象征意義——對歷史的銘記,對世界和平的呼吁,對人類進步的歌頌,對美好未來的展望。
在中國,許多音樂愛好者喜歡稱捷杰耶夫為“姐夫”,雖然不過是由于他的中文譯名“捷”和“夫”二字與“姐夫”發(fā)音接近,但這充滿地道“中國味兒”的稱謂卻將這位著名指揮家視如親人。捷杰耶夫在接受采訪談及“姐夫”的稱謂時,曾說自己有兩個姐姐,能夠理解這個稱呼中的感情色彩,而“中國始終在我的計劃里”。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3日 07 版)
- 【文體市場面面觀】潮玩品牌真正價值是什么2025-06-28 03:06:39
- “美國優(yōu)先”帶給世界更多不確定性2025-06-28 03:06:02
- 中國代表呼吁剛果(金)沖突各方;鹬贡2025-06-28 02:06:14
- 國際觀察丨“大限”將至 歐盟對美貿易談判的多重考量2025-06-28 02:06:27
- 去年全球公共債務達102萬億美元 發(fā)展中國家受影響嚴重2025-06-28 02:06:35
- 去年全球公共債務達102萬億美元 發(fā)展中國家受影響嚴重2025-06-28 02:06:58
- 普京:俄羅斯已為俄烏第三輪談判做好準備2025-06-28 02:06:24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