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禾齑髧H化薪酬讓“遠者來,近者悅”
原標題:李家。禾齑髧H化薪酬讓“遠者來,近者悅”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記者賀迎春) “我感覺很振奮。” 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日前接受人民網專訪,談及該校藥學院教授弗雷澤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時表示,接下來要考慮如何提供好的條件,好的環(huán)境和好的氛圍,使更多的高水平科學家來到中國,并且發(fā)揮作用。
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李家俊認為,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我國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發(fā)展路徑和必然選擇。
藥學院是天津大學的國際化試點學院,學院里75%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本碩博所有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
“藥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是學校,乃至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縮影。”李家俊說。
學校鼓勵學院“放開手腳”,按照國際慣例,延攬國際高水平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前沿領域,積極組織和開展各類科研攻關;積極實踐全英文課程體系。同時,嘗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研、人才培養(yǎng)及管理機制,創(chuàng)造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華的工作環(huán)境,解決引才用才中遇到的新問題,探索和完善可復制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管理經驗和工作模式。
據(jù)李家俊介紹,從全球延攬來高水平科學家后,學院積極學習和借鑒世界知名大學的教師隊伍管理經驗,在先后調研近20所高校藥學院的教師考核評聘規(guī)則后,結合本院實際,摸索出一條符合國際慣例且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聘任考核體系。自2015年起,學院開始嘗試新的年度考核辦法,新的考核更加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打破以數(shù)量為主要依據(jù)的考核體系,全力打造以工作質量為核心的創(chuàng)新性考核模式。通過一系列考核模式的改變,中外教師們都能注重和加強在學生培養(yǎng)中的投入,注重工作質量和成效。
藥學院的國際化試點也推動著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像藥學院引進聘用青年學者及博士后來自于17個國家和地區(qū),對于這些高水平人才,學校開出了“國際化”薪酬。國內學者會不會不平衡?李家俊表示,這在本質上,也是藥學院的國際化試點與學校系統(tǒng)是否兼容的問題。以薪酬為例,為了形成“遠者來,近者悅”的良好人才氛圍,學校深入開展人事制度改革,構建具有天津大學特色的“北洋教師職業(yè)發(fā)展體系”。該體系對應世界一流大學的學術人才梯次,設置了卓越教授、講席教授、長聘教授、長聘副教授以及準聘副教授五個層級,并參照世界一流大學的薪酬體系兌現(xiàn)相應待遇,增強崗位吸引力。這些崗位都是面向校內外、國內外公開競聘,通過海外評審等手段把控人才質量,可不受國籍身份等外在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校內教師、國內學者只要達到崗位要求的國際化學術水平即可享受國際化的薪酬標準。
“當今高校的國際化建設確實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的。” 對此,李家俊并不否認,比如,中西方理念和文化的差異,語言溝通方面的困難,非華裔人才在社會保障、科研項目申報,甚至住房、子女入學等工作和生活上面臨的問題等。有些高校和學院在推行全英文課程體系建設時,有教授提出了反對意見,擔心學生們光學英語,疏忽了對于母語的學習。
借弗雷澤教授獲諾獎的契機,天大的國際化將更上層樓。李家俊表示,高等教育國際化牽涉到高校未來事業(yè)的發(fā)展, 更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下一步和全校師生達成共識很重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使命擺到國際化的高度上來定位,才能獲得全球一流的生源、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才能產出人類社會共同的知識、杰出人才和科技成果。建立統(tǒng)籌推進國際化事業(yè)發(fā)展的機制和政策體系也很重要。這樣,每個人才能明確在國際化事業(yè)發(fā)展中的責任與分工,推進各項工作。國際化工作不再是師生們的負擔,而是明確的業(yè)績和成績。
- 二〇二五北京月季文化節(jié)舉辦 花開錦繡映京城2025-05-28 06:05:37
- 湖南:挺起產業(yè)發(fā)展“硬脊梁”2025-05-25 11:05:27
- 全國首個影院場景下的VR大空間就在南京2025-05-25 11:05:01
- 杭州:綠化帶里蘑菇瘋長 不要采也不要吃2025-05-25 11:05:25
- 后期菜價仍有下降空間2025-05-25 11:05:25
- 企業(yè)少跑腿、數(shù)據(jù)多跑路 打通企業(yè)遷移“堵點”各地出招2025-05-25 11:05:15
- 春灌累計供水463億立方米2025-05-25 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