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歸來大熊貓聽得懂come here 不識四川話
原標題:曉得come here 搞不懂四川味 “美輪”“美奐”美中不足
昨日,“美輪”(左)和“美奐”在熊貓檢疫場 攝影記者 王勤
首次踏上祖國土地,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美輪”、“美奐”一時還改不了“洋腔洋味”:不吃窩窩頭,美國餅干吃得倍兒香;聽不懂四川話,一聲“come here”(過來)卻悠悠爬過來
11月5日,3歲半的旅美大熊貓“美輪”、“美奐”回到成都。游子歸鄉(xiāng)先檢疫,這對雙胞胎姐妹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開始了為期1個月的隔離檢疫生活。
“美輪”爬上欄桿
“美奐”藏進竹子中
熊貓檢疫場位于熊貓基地的一處山頭,一棟小樓兩扇鐵門,將檢疫場與熊貓圈舍和喧鬧的人流隔離開來。大熊貓要進出境,才不得不從豪華別墅搬來這里住30天“小黑屋”。
“美輪”從籠子里爬出來,在欄桿隔出的一室一廳里展示了驚人的攀爬能力。前掌一抓,后腿一蹬,圓滾滾的屁股靈活地往上躥。順著欄桿爬到頂,再一個飛躍抱住屋頂的欄桿,倒掛著,77公斤的身體縮成一個球,沉沉欲墜。
看見姐姐爬到屋頂直叫,妹妹“美奐”相對冷靜。在新家轉了一圈后,便藏進竹子中,透過縫隙來觀察外面,不到3個小時,“美奐”吃了第一口家鄉(xiāng)的竹葉。
“熊貓怕人怕生,爬欄、羊叫都是應激反應。遇到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得趕緊離開,在外面值守。”小伙子羅云宏是雙胞胎隔離期間的專職飼養(yǎng)員,24小時陪伴在隔離場。
不吃窩窩頭
聽不懂四川話
熊貓不吃飯,飼養(yǎng)員頭痛。讓羅云宏不省心的是,歸國熊貓愛上了“洋快餐”,對窩窩頭不感興趣。
“都是用淀粉、米粉、黃豆粉加維生素等原料做成的,營養(yǎng)成分一致,就是加工方法不一樣。”羅云宏比較了兩種零食,得出結論——口味不一樣。顯然,“美輪”、“美奐”對餅干的口味情有獨鐘;貒鴷r,隨機行李中還帶了1個月分量的餅干,這幾乎成了它們的日常零食。
吃完竹葉主食,要來點餅干當甜品;吃切塊蘋果,要加點餅干粉當佐料;玩累了喝口水,要吃點餅干填肚子。為了讓它們改口味,羅云宏一天天減少餅干的量,換成窩窩頭來喂。“美奐”照樣吃得香,“美輪”還是不愿碰。
羅云宏說,雙胞胎對語言也有明顯的區(qū)別反應。四川話中只有聽到名字,會讓它們抬起迷茫的臉,其余的鄉(xiāng)音難以喚起它們的鄉(xiāng)情。反倒是對簡單的英語指令,能做出恰當的反應。
胃口在變好
消化也在變好
“吃了沒得”、“好不好耍”……每天,羅云宏都要對著“美輪”、“美奐”說上幾句四川話。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做實地觀察,看看糞便形態(tài)重量,測測體重體溫,并記錄大熊貓的采食、活動和精神狀態(tài),上報給成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這是大熊貓進出境的必備過程。”成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劉貞偉介紹,目前我國已有近200只大熊貓走出國門或回歸故土,其中90%以上都從四川出入境。如果隔離期間發(fā)現(xiàn)疾病癥狀,會對熊貓采血進行疫病檢測,確認為一類傳染病,會對整群動物進行撲殺;確認為二類傳染病,對檢出陽性動物撲殺,其他動物放行。目前所有大熊貓在隔離檢疫期都未出現(xiàn)過疫病問題。
劉貞偉每周都要去隔離場監(jiān)測雙胞胎的狀態(tài)。從數據來看,它們正在逐漸適應。“體重維持不變,兩只熊貓的糞便量從7公斤漲到了10多公斤,胃口在變好,消化也在變好。”
- 藏糧于技關鍵在授農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農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撫州金溪縣持續(xù)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園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萬余株古樹名木數據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東德州夏津縣 這里有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桑樹群2025-05-09 12:05:42
- 發(fā)展林下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林下經濟年產值超1萬2025-05-09 12:05:37
- 中國畫在意大利綻放盎然生機05-12
- 馬背上的司法長歌05-11
- 山深不偏遠 邊界有遠戚——紫云猴場鎮(zhèn)的“突圍記”05-11
- 馥郁芬芳母親節(jié) 康乃馨C位出道,創(chuàng)意花禮驚艷全場05-11
- 6月20日起,銅仁⇄北京航線有調整05-11
- 領略抹茶魅力 見證融合創(chuàng)新05-11
- 梵凈抹茶書寫中國茶產業(yè)新傳奇05-11
- 2025年第二屆“銅仁杯”業(yè)余圍棋公開賽落子05-11
- 第一屆梵凈山西線“登山見未來”登高賽鳴槍開跑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