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達標 任重道遠(綠色焦點?治霾在攻堅)
![]() |
“陜電外送”特高壓工程正在施工。工程建成后,將有效緩解京津冀魯地區(qū)電力供應緊張和大氣污染。 |
據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預報,12月16日—21日,京津冀及周邊區(qū)域將出現一次重度至嚴重污染過程。這可能是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污染過程。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多個城市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采取了應對措施。
10月份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區(qū)域已經發(fā)生了多次大范圍空氣重污染過程。“大氣十條”實施至今已逾三年,空氣質量到底有沒有改善,重污染天氣為什么還這么多?這是京津冀等地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關鍵詞:空氣質量
全國總體呈改善趨勢,鄭州、焦作、營口等城市在惡化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有幾次空氣重污染。不過,我感覺到這兩年北京的天氣越來越好,藍天越來越多了。”家住北京市朝陽區(qū)的劉源告訴記者。
環(huán)境保護部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PM2.5(可入肺顆粒物)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27.4%、20.9%和27.7%。今年1—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在連續(xù)兩年下降的基礎上,同比下降8.3%,優(yōu)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
在國新辦11月18日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環(huán)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但他同時指出,污染程度仍然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2015年78.4%的城市空氣質量未達標。
“空氣質量總體明顯改善,但京津冀等區(qū)域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前者說的是改善程度,后者說的是絕對值。”環(huán)境保護部環(huán)境規(guī)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說,這就像一個大胖子減肥,雖然已經減下去很多,但依舊比較胖。
絕大多數城市的空氣質量有所改善,珠三角地區(qū)PM2.5年平均濃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已經達標,但仍有部分城市PM2.5濃度反彈。國際環(huán)保組織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可獲得數據的近百個城市中,對比其設定的2015年PM2.5或PM10(可吸入顆粒物)目標濃度與實際濃度,河南、遼寧的一些城市不僅沒有完成目標,甚至還出現了明顯惡化,包括鄭州、三門峽、焦作、棗莊、日照、營口、長春、廊坊等。鄭州、焦作PM2.5年均濃度比2014年反而升高9%,營口更是出現高達23%的大幅反彈。
關鍵詞:重污染天
頻次、峰值明顯下降,但重污染天氣仍在影響公眾“獲得感”
11月7日及17日,河北省分別下達1號和2號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對水泥、鑄造、鋼鐵、焦化和鍋爐等重點行業(yè)實施生產調控措施,并明確了各地市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發(fā)生重污染天氣,環(huán)境保護部提前發(fā)出預警通知,60個城市第一次真正形成了統一預警應急、區(qū)域聯防聯控的局面……
“大氣十條”實施三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都花費了相當大的力氣,采取了調整產業(yè)結構、調整能源結構、控制揚塵、控制機動車尾氣等舉措,全國重污染天氣發(fā)生的頻次、峰值明顯下降。首批實施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重點城市,2015年重污染天數占全年比值為4.1%,比2013年下降了一半。
但今年秋冬季節(jié),霧霾依舊較為頻繁。10月份以來,京津冀地區(qū)已經發(fā)生了多次大范圍空氣重污染過程。重污染天氣不時出現,降低了一些公眾對于空氣質量改善的“獲得感”。
為什么秋冬季節(jié)重霾天氣依舊頻發(fā)?吳舜澤認為,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是根本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仍然處于2000萬噸左右的高位,環(huán)境承載能力超過或接近上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煤炭消費量占到全國一半左右,鋼鐵產能和煉焦產能占到全國50%以上,火電裝機容量占到全國的3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已經超過環(huán)境容量的一倍以上。
氣象條件則是客觀原因。“今年和1998年相似,處在厄爾尼諾事件的后續(xù)影響時期。與往年相比,入冬以來,京津冀地區(qū)偏南風偏多,濕度偏大,同時空中副熱帶高壓增強,易導致靜穩(wěn)天氣。”吳舜澤說,在不利天氣條件下,縱向擴散條件急劇下降,大氣自凈能力大幅降低,空氣不容易擴散,形成污染積聚。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團隊研究顯示,在靜穩(wěn)天氣下,逆溫層像“大罩子”一樣罩住京津冀城市群,污染物難以對流擴散。此時,哪里污染源排放多,哪里空氣污染就越嚴重。
關鍵詞:臭氧污染
多地臭氧濃度不降反升,須和PM2.5一起協同治理
在PM2.5治理取得效果的同時,在一些城市,臭氧已悄悄取代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例如,2015年大連市臭氧濃度均值為161微克/立方米,市區(qū)出現37天臭氧超標日,比2014年增加36天,臭氧已成為大連市首要污染物。
實際上,不僅僅在大連,全國多地夏季臭氧濃度都出現了攀升,給大氣污染治理提出了新挑戰(zhàn)。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和中西部地區(qū)夏季臭氧污染已經不容忽視,臭氧已經成為顆粒物之外,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今年1—10月,京津冀地區(qū)臭氧濃度達到1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9%。近三年來,北京臭氧濃度持續(xù)增長,濃度水平居全國前列。
研究表明,臭氧的濃度水平與其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之間呈現復雜的關系。王躍思認為,臭氧濃度持續(xù)升高的原因,首先在于前體物沒有得到合理控制。解決的途徑仍然是“源頭減排”。
王躍思同時指出,目前我國臭氧標準已經與發(fā)達國家基本接軌,PM2.5標準采用的僅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第一階段目標值,如果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導值作為標準,則北京在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PM2.5往往也超標。
“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超標,并不意味著PM2.5不用再治理了,而是治理進入了更加復雜的僵持階段,必須將單一治理大氣污染目標調整為多目標協同治理。”王躍思表示。
環(huán)保部部長陳吉寧將治理霧霾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污染排放量超過環(huán)境容量,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見到很小的效果;第二階段,持續(xù)治理,但受到很多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第三階段,進一步治理,不再受氣候條件等影響,解決了環(huán)境問題。陳吉寧表示,目前我國大氣環(huán)境治理正處在第二階段,走向第三階段。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3年來,京津冀等地區(qū)大氣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但達標進程還任重道遠。”吳舜澤說。
■鏈 接
臭氧污染危害大
近地面高濃度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眼睛、呼吸系統等黏膜組織,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研究顯示,空氣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會減弱3%。
當臭氧達到一定濃度時,可使人呼吸加速、胸悶,如果濃度進一步提高,可引起脈搏加速、疲倦、頭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停留較長時間,會發(fā)生肺氣腫,甚至死亡。長期呆在臭氧污染嚴重的環(huán)境中,對皮膚健康也可能有損傷,還可能增加致癌危險。
此外,臭氧污染會導致植物葉片壞死、脫落,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農作物減產。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17日 09 版)
- 《七妹與蛇郎》在貴陽演出 將于5月13日亮相國家大劇院2025-05-11 06:05:13
- 氫啟涼都 綠動貴州2025-05-11 03:05:28
- 貴州省積極推動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下沉2025-05-11 03:05:11
- 電力“綠”動助力能源消費轉型升級2025-05-11 03:05:22
- 錦官城邂逅國際客2025-05-10 03:05:16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2025-05-10 03:05:20
- “中國購”接棒 入境游持續(xù)迸發(fā)強勁活力2025-05-10 03:05:20
- 中國畫在意大利綻放盎然生機05-12
- 馬背上的司法長歌05-11
- 山深不偏遠 邊界有遠戚——紫云猴場鎮(zhèn)的“突圍記”05-11
- 馥郁芬芳母親節(jié) 康乃馨C位出道,創(chuàng)意花禮驚艷全場05-11
- 6月20日起,銅仁⇄北京航線有調整05-11
- 領略抹茶魅力 見證融合創(chuàng)新05-11
- 梵凈抹茶書寫中國茶產業(yè)新傳奇05-11
- 2025年第二屆“銅仁杯”業(yè)余圍棋公開賽落子05-11
- 第一屆梵凈山西線“登山見未來”登高賽鳴槍開跑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