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國十大間諜技術:飲料中放藥是慣用伎倆
美國國際間諜博物館主管彼得·厄內(nèi)斯特說:“間諜活動在通訊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些諜報人員采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間諜策略和技術。”
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服務辦公室前任主管羅伯特·華萊士稱,從古代至20世紀,間諜活動幾乎都是私下進行的。他和歷史學家基思·麥爾登在近期撰寫的《間諜行業(yè)》和《中央情報局官方技術手冊》中詳細列舉了一些間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機密級資料中的十大間諜策略。
機器鯰魚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使用一個外形像蜻蜓的無人空中裝置進行情報偵察。200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科學技術部披露了一種外形像鯰魚一樣的機器鯰魚的真實作用,之前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機器魚僅用于測試核設施周邊的水質(zhì)環(huán)境,事實上它的真實目的是竊取相關的情報信息。
可燃筆記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間諜會將機密信息記錄在一種特殊的焦酚薄膜可燃性筆記本中,當使用一種特殊鉛筆劃筆記本時,可導致筆記本燃燒,其工作方式與手榴彈相近,在數(shù)秒內(nèi)筆記本上記錄的所有資料信息都消失。
“魔術箱” 間諜必須行蹤神出鬼沒,應極力避免被探測到。因此他們會使用打印在絲綢上的地圖,而不致于沙沙作響。英國軍事情報局在上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曾使用內(nèi)藏微型指南針的鈕扣。
飲料中放藥在上世紀50年代,間諜在對方飲料中放藥是慣用伎倆,例如:戴著手套的女性間諜在給對方點香煙時,當紙板火柴點燃火苗的瞬間,手會掠過對方的杯子,紙板火柴會抖落一些藥末物質(zhì)進入杯中,喝下藥的人會出現(xiàn)幻覺。
電話竊聽在上世紀60年代,集成電路是一項重大科學突破,華萊士說:“集成電路可以減少能量消耗,安全可靠性達到100%,同時它僅是之前電話信號傳送器體積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間諜可以把竊聽器置放到任何電話里。”
擦肩傳遞情報“擦肩傳遞情報”通常出現(xiàn)在電影中,情報人員之間僅在身體接觸之際就可將情報載體送至對方。這種諜報手段從冷戰(zhàn)時期就已出現(xiàn)。
中空硬幣放情報一種著名的間諜技術叫做“情報秘密傳遞點”,是將情報信息放入一個裝置中。之后間諜組織將這些情報載體送到目的地。美國國際間諜博物館主管彼得·厄內(nèi)斯特稱,中空硬幣也可以攜帶情報信息,雖然中空硬幣里的空間非常狹小,但間諜人員可以放置一個縮小版影印文件,這種微型影印文件系統(tǒng)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于上世紀60~70年代研制的,需要一種高性能放大鏡才可以閱讀隱藏的信息。
短程代碼機在手機出現(xiàn)之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服務辦公室研制出一種短程通訊系統(tǒng)(SRAC),使兩位情報人員可以在短距離之間秘密傳遞情報,這種SRAC裝置外形類似一個計算機,帶有一個觸針鍵盤。
信件開啟器美國中央情報局博物館目前展出一種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使用的信件開啟器,沿著信件的空隙,開啟器可以完好無損地打開信件,竊取完內(nèi)容信息之后再密封起來。
隱藏在公開地點的情報偵察信息隱藏偵察術可以在戶外留下隱蔽信號,華萊士將其描述為魔術般的情報傳遞方式,通過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放置一些情報裝置,讓人們很容易忽略其存在,從而達到情報安全的目的。 (新華)
- 從“集市”到“市集”:手工藝的消費語境之變2025-05-07 09:05:23
- 小貝殼雕出千年非遺 這是方寸間的海洋史詩2025-05-07 09:05:39
- 一場不停歇的“再書寫”(人文茶座)2025-05-07 09:05:07
- “五一”出游,游出文化味兒(文化中國行·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2025-05-07 09:05:46
- 新場景新技術新體驗!各地花樣翻新釋放文旅新動能2025-05-07 05:05:06
- 筆墨紙硯里的匠心傳承(文化中國行)2025-05-07 05:05:55
- 博物館里過“五一” 各地文博熱持續(xù)升溫2025-05-07 05:05:04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