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汪國真:他在詩歌領域刻下了自己的痕跡(圖文)
詩人汪國真(1956-2015)
感謝講述者
汪國真,一個時光深處的名字,曾承載著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資深媒體人、紀實文學作家余瑋曾多次采訪過汪國真,兩人也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汪國真曾經送給余瑋一幅字,是他的一句詩: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類似這樣的句子,被一代年輕人工工整整地謄寫在無數(shù)日記本上,也是汪國真身體力行的人生寫照。
汪國真辭世后,余瑋回憶起自己記憶深處的這位熟悉的朋友。他慨嘆道:此時此刻,重“讀”汪國真的人生,就像重讀一首詩,像欣賞一手書法、一張畫、一首歌。詩、書、畫、樂糅合在一起,組成了最真實、最完整的汪國真——那是屬于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的一個真實的生命,一段執(zhí)著的人生。
因詩自信 因詩永生
4月26日早上9點,我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得悉詩人汪國真在凌晨兩點告別了這個世界。我腦袋“嗡”就大了,自1995年9月起,我開始與汪兄接觸,他多次贈書、贈墨寶給我,兩個月前,我還想約請他出席“著名作家官橋八組行”筆會,他沒有接聽電話,短信也沒有回復,沒想到……
儒雅依然,笑容依然,溫和依然。這是汪兄給我的印象。從他的臉上幾乎看不出時光留下的印記,他的心也一直年輕,沒想到這么早就離開了人世。
汪國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詩歌領域刻下了自己的痕跡。曾有評論說: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國真的詩行。很少有哪個詩人像汪國真一樣,在詩集出版之前就擁有了那么多的讀者。
大學期間汪國真才開始寫作,形式是詩歌。他曾對我說,那個時代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是蠻高的,寫詩有情感的宣泄,也覺得作為中文系的學生,不斷發(fā)表作品是自己價值和能力的體現(xiàn)。但他選擇寫詩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因為當時他的字寫得太差,差到后來連畢業(yè)論文都是找人謄寫的。小說、散文要寫的字比較多,自忖字難看,擔心編輯看起來費勁難以發(fā)表,他“討巧”選擇了寫詩投稿。在我看來,他是那么的善解人意,總是替別人考慮,這正是他的個性。
他的詩歌以手抄本形式廣泛流傳,隨之“汪國真熱”席卷全國,他自己說,雖然他意識到有很多讀者喜歡他的詩,但沒想到會那么熱,甚至有人把當時的熱潮稱為“風暴”。我也記得,年輕時曾經讀過一本手抄本的汪國真詩集《年輕的思緒》,封面是一個坐在山野中的小姑娘的背影,上面還寫著汪國真的詩:我不會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汪國真的詩用明白暢曉的方式呈現(xiàn)了青年人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傳遞了一種超然、豁達、飄逸、恬淡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人生態(tài)度,正是他的詩歌倍受青年讀者歡迎的原因。
文壇上對汪國真的詩褒貶不一,各種評價都有,有人認為他的詩比較淺薄,缺乏深意,無非是把千百年來的各種至理名言,以押韻分行的形式更淺白地表達出來,是一種思想的快餐,哲理的炒賣。汪國真也試圖探討自己的詩與時代的關系,他在總結自己的詩歌特點的時候說:“我寫詩一直注意對象,新詩是寫給年輕人看的,沒必要寫得很含蓄;而舊體詩中用典較多,詞句比較含蓄,雖然也能表達豪放的情懷,但讀舊體詩的人一般要比讀新詩的人年齡大,所體悟的也要比年輕人深。我不會刻意地追求某種表達的形式,這也是我的性格。我的詩歌第一是通俗易懂;第二比較能引起讀者共鳴;第三有一定哲理。至于評論,最好的評論是時間和讀者。”
迄今為止,汪國真出版的詩集已累計超過一千多萬冊,或許這也是最好的證明吧。
汪國真的座右銘是“為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他向來是一個樂觀豁達,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當自己的詩歌從熱鬧走向沉寂時,他也并沒有為此傷神,他說:“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熱點,人們關注的重點不一樣。這些年,都說我離開詩壇了,但實際上我的心還在。”他因詩歌而自信,也因詩歌而永生。
書畫作品 體現(xiàn)品格
2011年,汪兄送給我一幅他親筆寫的字,是他的一句詩: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那幅字的筆力讓我吃驚,他對我說:“中國傳統(tǒng)文人都是詩書畫三位一體的。如果我光寫詩,感覺人生過于單薄,書畫能讓我的人生變得厚重一些。”
曾經,某地都市報以《昔日輝煌成過眼云煙——大詩人汪國真為錢所困》為題“報道”:汪國真近年來鮮見作品,詩歌收入減少,便四處籌措資金在北京開火鍋店,卻因不善經營而倒閉,日漸潦倒,復出作品《汪國真詩集》也鮮有問津……不得已,本有書法基礎的汪國真開始大練書法,為京城一些店鋪撰寫招牌,以賣字為生。這篇文章一刊出,旋即成為熱點話題。汪國真見后拍案而起,怒斥這是假新聞,最終對簿公堂,用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
當年這則假新聞報道汪國真“以賣字為生”不實,但說他“大練書法”倒是事實。汪國真從詩家到書法家,追根溯源,全是簽名“惹的禍”。1991年11月,汪國真應邀為北京大學演講,演講結束后,學生們拿著本子請他簽名。汪國真知道自己的字寫得“對不起觀眾”,但面對一張張真誠的臉,一雙雙熱情的手,他無法拒絕。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簽名的女生失望地問他:“汪老師,你的詩寫得那么好,怎么字卻不好看呢?”汪國真滿面通紅,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
自那之后,汪國真開始研習書法,反復臨寫歐陽詢、王羲之、懷素、張旭等書法大家的碑帖,每天堅持練字一小時,連平日親友間的書信往來也改用毛筆。慢慢的,他的字開始在書法愛好者中流傳。他在一首詩里寫道:“海洋是一張大紙,自然是無與倫比的字帖。”
2000年秋天,汪國真在北京琉璃廠一家字畫店看到自己的兩頁信紙待價而沽,他問老板這個賣多少錢,老板說少于千元不賣。汪國真問,真值這么多錢嗎?老板說,世上有兩種字最值錢,名人字和字名人,也就是名人寫的字和書法家寫的字,汪國真的字兼二者有之,能不值錢嗎?
汪國真曾經給我講過一個故事,1998年,他去安徽澎湖參加活動,和當?shù)乜h長坐在一起?h長看到桌牌上的名字,便問他,我讀過兩本詩集,作者也叫汪國真,不知道是不是你?汪國真回答說,據(jù)我所知,出詩集的沒有其他叫汪國真的了。沒想到縣長又接著說,我很喜歡你的詩,但是我更喜歡你的書法!
汪國真的書法作品,乍看筆畫舒展,章法瀟灑,疏密有致,細賞穩(wěn)健剛勁,豪邁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漸漸地,不少人開始收藏他的書法,其中很多人都是當年他的讀者。
除了書法,汪國真還擅長畫中國畫,尤以花卉和墨竹見長。他的畫追求工筆又注重寫意,別有一番情韻。他最擅長畫牡丹,他告訴我,人們把牡丹稱為花中富貴者,其實牡丹體現(xiàn)的并不僅是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象,更是一種傲視群芳的王者風范,一種粗服亂頭不掩國色的高貴風骨,F(xiàn)在回想起這句話,在我看來,這也正是汪兄的性情和品格。
好的詩就是一首歌
其實,汪國真身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熟知的地方。比如他在音樂領域的成就——他深諳音樂,曾為400首古詩詞譜曲,出版過音樂曲譜集《小學生必修80首古詩詞曲譜》和音樂作品專輯《唱著歌兒學古詩》,還曾應邀連續(xù)4期擔任央視《音樂擂臺》比賽的評委。
汪國真從小就學過手風琴,后來寫詩,在他看來,所謂詩歌,好詩就是一首歌,好歌讓你一聽就有汗毛戰(zhàn)栗,起一身雞皮疙瘩的感覺。他告訴我,當他看到一首好的詩詞的時候,頭腦里就會產生出一段旋律。為自己的詩譜曲,是他的愿望。他開始自學樂理,在他看來,音樂跟詩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只是把文字換成了音符。
為了把自己對音樂的感悟付諸實踐,他想到了一個結合點——唱著歌兒學古詩,讓老師和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中完成古詩詞的教與學。他以“好聽、好記、好唱”為標準,將古典文學的精華和音樂美學結合起來。對于學生而言,記一首流行歌的歌詞容易,但背誦古詩詞卻很苦惱,他希望學生們能通過音樂來背誦古詩詞。
有一次,我問汪國真,詩人、作曲家、書法家、畫家這幾個身份,如果按影響力來排隊,您認為如何排為好?汪國真沒有遲疑,果斷答道:“如果十年后排序,我認為應該是:音樂、詩歌、書法、繪畫。”他說,他在音樂上的影響力和成就,或許會超過詩歌。他說自己是屬于音樂的,要用音樂的形式傳達自己對藝術、對生命的感受。遺憾的是,他沒能等到十年之后。
他告訴我,在他心里,一直無所謂火爆還是沉寂,從詩歌、書法,到繪畫、作詞作曲,他只想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對自己所走過的路非常滿意:寫詩,入選中學課本,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書法,寫入了名山大川;繪畫,曾在榮寶齋舉辦個人畫展;音樂,也有自己的聽眾。他把音樂當詩寫,把書畫當音樂來寫。詩歌的張弛、錯落和書法互為印證;音樂的節(jié)奏、韻律與繪畫的意境、揮灑一脈相承。他視書法為事業(yè)、作曲為愛好、國畫為調劑。對于自己涉足多個藝術領域的收獲,他用自己的一句詩來回答:“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在汪兄生前送給我的書中,我讀到他的散文詩《我喜歡出發(fā)》:“我喜歡出發(fā)。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怎么能不喜歡出發(fā)呢?……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在他心中,“前面的路上還有許多風景”,然而,他這次出發(fā),是天堂,是不歸之路。天國沒有病痛,沒有爭名奪利,沒有生活的煩惱,他這次可以好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生活了。
年輕時的偶像走了,不走的是他的詩情。無論你記得還是想遺忘,一定有塊屬于汪國真的紀念碑,在歲月里佇立、靜默。口述 余瑋 撰文 志菲
- 【文博會】第三屆“云南十大刺繡名村”(圖文)2016-07-29 09:07:05
- 大音希聲 大味淡出2016-07-28 04:07:35
- 中國畫當體現(xiàn)時代精神(藝壇走筆)2016-07-28 10:07:04
- 感恩,是一種境界2016-07-28 10:07:19
- 楊利群:復活文化記憶的“古籍郎中”(圖文)2016-07-27 10:07:57
- 邵大箴: 筆墨清流 不離不棄——勞偉的書畫藝術(圖文)2016-07-25 10:07:05
- 云南大型花燈戲《山村·小河·月亮》在京首演(圖文)2016-07-25 10:07:30
- 穆嶸坤到德江沿河印江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05-09
- 2025第六屆茶業(yè)大會在銅開幕05-09
- 正式授牌!銅仁成為“一帶一路”抹茶高質量出口地區(qū)05-09
- 全國首個抹茶研究中心!落戶銅仁!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