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孩子們的藝術,音樂會變得沒落
一陣急促的鼓點之后,樂隊出現(xiàn)了短暫的停頓,座位上的孩子們屏息凝神……突然,隨著一個大幅度滑音,“Duang”的一聲,許多孩子都激動地晃起小手來:“蒂爾跳上馬啦,我聽出來了!”這是在上交舉行的兒童音樂會現(xiàn)場。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對音樂、藝術有著天然的好奇,和他們在音樂會上互動也成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主持人的一句話,就能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或者若有所思。
7月,有著近一個世紀歷史的音樂教育品牌———紐約愛樂青年音樂會(YPC) 給上海的小觀眾帶來了一場富有童趣的故事音樂會;同時,紐愛和上交共同策劃了面向零基礎愛樂孩子的“小作曲家工作坊”。一系列寓教于樂的青少年愛樂者養(yǎng)成課程,引起了不少國內(nèi)藝術教育從業(yè)者的思考。
研習大衛(wèi)?鮑伊的溫柔版本
“一個晴朗的清晨,彼得打開院門,走到寬闊的草地上……”隨著一段活潑的弦樂合奏,舞臺上,一個有趣的故事展開了。長笛扮演鳥叫、三支圓號扮演狼嚎、雙簧管是小鴨子、黑管扮演小貓、巴松管低沉的聲音是爺爺、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獵人的槍聲、輕快的弦樂合奏扮演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如果說針對年輕人的普及教育音樂會也分品牌的話,那紐約愛樂的青年音樂會絕對是其中的金字招牌。
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近一個世紀的青年音樂會以往總是通過電視轉播。在鏡頭前,紐約愛樂的老總監(jiān)伯恩斯坦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講解音樂,既有針對具體作品的有趣分析,也有涉及審美的廣義介紹,隨后則是樂隊示范和音樂會。
一時間,青年音樂會成為了全球古典音樂普及的楷模,一度在CBS的晚七點半黃金時段播出,還被譯成多種語言,在40個國家和地區(qū)轉播。
去年,這個名揚海內(nèi)外的音樂教育品牌首度獻演夏季音樂節(jié),今年7月,保留伯恩斯坦時代規(guī)制的青年音樂會再度來到了上海,宗旨只有一個———由青年人擔當,為青年人演出。為了這臺一個多小時的音樂會,主持人大山、指揮約書亞和紐愛教育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對稿和細節(jié)討論,甚至演出開始前,他們湊在一起討論過場和串詞。
大山說,他希望音樂會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孩子們喜歡古典樂。主持前,他默默地做了不少功課,比如聽了無數(shù)版本、由不同人朗讀的“彼得與狼”,摸索最引人入勝的表達方式,其中還包括今年剛離世的大衛(wèi)·鮑伊的版本,“他的聲音很溫柔,我想孩子們會喜歡的”。
除此之外,演出中涉及一些外國的文化,大山和紐愛的工作人員一道,想著法子轉換成容易理解的詞匯給孩子們講解。比如說施特勞斯的作品“蒂爾的惡作劇”,講的是德國人傳說中的一個人物,他足智多謀、懲惡揚善,是個羅賓漢式的俠盜,為了讓中國孩子們更好理解這個人物,主創(chuàng)們就想到了和他類似的一個中國故事人物:阿凡提。果然,現(xiàn)場大山這么一介紹,孩子們都恍然大悟。
音樂會上,樂隊用急促的打擊樂模仿市場里混亂的場面,大山問:“蒂爾現(xiàn)在在市場里搗亂,等下他跳上馬的時候,請聽出來的人舉手告訴我。”一陣急促鼓點之后,樂隊突然出現(xiàn)一個空隙,隨后是一個大幅度的滑音,很多孩子激動地晃起小手來。就這樣,互動對答中,100多年的經(jīng)典作品輕松介紹給了孩子們。“我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這方面好像做的并不多,也許是因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景仰,不愿意去做通俗化的工作。”大山也道出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憂慮。
《彼得與狼》 結尾,大山說:“小鴨子在狼的肚子里,原來他還活著吶。”現(xiàn)場孩子們笑出聲來,不知道他們是覺得大山這句話說得滑稽,還是明白了故事中的黑色幽默。
中國孩子的視野越來越國際化
在一周內(nèi)從零基礎到寫出一首完整作品,在許多成年人看來似乎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一些孩子們辦到了。
紐約愛樂樂團前低音提琴演奏家喬恩·迪克20年前創(chuàng)立了“小作曲家工作坊”。“孩子是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喬恩說,很多二十世紀的大藝術家比如畢加索等都受到了孩子們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我就問自己,為什么不去聽孩子們的音樂呢?”之后,為孩子們打造的工作坊就應運而生。
通過今年3月的選拔,6名13到17歲的小作曲家來到這期的工作坊。在工作坊中,老師們幫助孩子記錄音樂,除非孩子們所寫的音符超出樂器范疇,老師們從不干涉孩子們寫的旋律,更不會做什么改動。
每天的訓練課上,老師們會給出一個主題———比如外面在下暴雨、或者叢林探險。然后孩子們可以利用房間里面一切可以發(fā)聲音的東西,包括椅子、譜架或者干脆自己唱,經(jīng)過短短十分鐘的排練演出一場音樂會。“用有限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來的,正是音樂最初的樣子。”此期工作坊的輔導老師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指揮和鋼琴雙專業(yè)老師朱林蕾說。
在工作坊里,最與眾不同的就是這里“孩子們說了算”。和以前在學校里接受的音樂課不同,在這里,老師們從不會規(guī)定你要做什么訓練,所有關于音樂的想法都會被接納,創(chuàng)作都是共同探索、現(xiàn)場完成的。
喬恩告訴記者,他帶著工作坊去到12個國家,每一個孩子都與眾不同。“在倫敦,孩子們寫出的曲子都是爵士樂;美國孩子更喜歡寫一些自由無調(diào)性的音樂;在中國,孩子們也會寫非常復雜的音樂,厚重而富有當代性,充滿了力量。”喬恩特意強調(diào)了“有力量”,他說中國孩子的力量讓他很期待,而那么多的中國孩子已經(jīng)會用音符表達自己的音樂也令他頗為驚喜,但喬恩希望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中能更自由,跳脫出只能用音符來表現(xiàn)自己旋律的框框,寫出來自心靈的音樂。喬恩讓孩子們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音樂表達出來,因為直接用音符譜曲對孩子們來說比較困難,同時也會限制孩子們的想象力,“他們完全可以在唱歌、玩樂、繪畫中找到他們想表現(xiàn)的節(jié)奏和情緒,盡情釋放創(chuàng)造力”。
今年13歲的周怡靜是這期工作坊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和大部分中國孩子一樣,周怡靜是通過鋼琴接觸到音樂的。她說自從來了工作坊,每天都很期待能來上課。讓她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老師讓大家試吹法國號,雖然自己第一次接觸這種樂器,但經(jīng)過老師一番簡單易懂的指點,她馬上就抓到了門道,很快就能吹出像樣的音符了,連她自己也很驚喜。朱林蕾說,中國現(xiàn)在音樂教育很具象———孩子們接觸音樂無一例外都是從一種樂器開始。而這個項目,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讓孩子們了解音樂,最重要的是也給了他們聆聽自己作品的機會。
為期一周的工作坊結束后,6位小作曲家的作品由紐愛和上交的音樂家們演繹。喬恩說,相比8年前“小作曲家工作坊”第一次來到中國時,孩子們所創(chuàng)作的具有東方意蘊的作品,如今,孩子們的作品更為國際化了。
“如果不尊重孩子們的藝術,我們的音樂會變得腐朽而沒落,真正主導21世紀音樂界的正是眼前這些孩子。”喬恩說,他對中國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記者 周敏嫻)
- 小學探索非主課老師當班主任 有利于發(fā)現(xiàn)孩子特長2016-08-24 03:08:11
- 一場場誦讀會為上海書展留下精彩(圖文)2016-08-24 03:08:56
- 挖掘寶寶天賦和潛能 智慧星媽昆凌全力助陣2016-07-30 10:07:46
- 聚焦:800萬畢業(yè)生中的未就業(yè)群體都在做什么?2016-07-30 10:07:02
- 哈爾濱某幼兒園給孩子吃發(fā)霉大米 每年園費近8萬2016-07-30 10:07:22
- 教育部否認發(fā)布“雙一流”名單 請不要輕信網(wǎng)傳2016-07-30 10:07:15
- 開啟中國0-3歲早教新起點 首期澳洲TAFE學院早教專業(yè)課程培訓在滬2016-07-28 09:07:16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